咖贰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后续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4年12月,新能源车型零售预计可达140万辆,渗透率约51.9%。

依此测算,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有望达到1100万辆,同比增长42.2%,且渗透率已连续6个月超过50%。

火热的新能源走势,愈发衬托出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落寞。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下降9%,环比增长6%。

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5.6%,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4%,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则为6.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数据的萎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首当其冲就是合资品牌的基本盘之燃油车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1-11月,中国常规燃油车零售销量为1066.3万辆,同比下降15%。受此影响,合资品牌的市场容量萎缩,也就不难理解。

其次,在猛烈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合资品牌的表现始终慢人一步,且今年没有明显可缩短差距的抓手。

数据显示,11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3%;豪华品牌零售销量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是33%;而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则仅有7%。

更为关键的是,受此颓势影响,合资品牌主流车型的销量和售价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从销量数据来看,合资品牌主要的基本盘车型月销量没有太多波动。比如,A级车稳定在月销2-3万辆,B级车在1.5-3万辆之间。

然而,这样的销量稳定性,并非是由增量市场的持续增长带动的,而是通过终端优惠的持续让利带来的。

比如广汽丰田凯美瑞,和前几代指导售价相比,第九代提升了配置,增加智能化,但加量不加价,入门版为17万元区间,顶配版本则下探至20.68万元,与2017年上市的第八代顶配比,足足低了6万。

同期,社交平台上叫起“抄底本田雅阁”指导价19.68万元的本田雅阁智享版,优惠完裸车只要14万多”。如果你以为16万的大众380TSI,14万的雅阁已是合资极限,但是别忘了日产还有12万的天籁真心版。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有媒体晒出了《中年男人的神车信仰,崩塌了》这样的标题,深切总结了这魔幻的一切。

日系、德系在B级车领域的多年深耕,似乎在2024年瞬间耗尽。或许,真应了那一句,时代变了,大人。

不止于此,这样的影响,是传导式的。

今年年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经销商亏损比例达50.8%,盈利比例为35.4%,亏损面较上年明显扩大。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经营困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还没倒下的经销商,正在努力自救。一夜之间,曾经被经销商们捧在手里的BBA和合资品牌们,似乎正在被昔日的合作伙伴抛弃。而新汽车品牌,则成为经销商们的新宠。

由此,合资品牌在2024年度过了入华以来最为难熬的一年,明年会转好吗?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中国市场的内卷程度,并不是退出市场的借口。在总部,在中国市场,合资品牌及母公司都在积极展开自救。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当地时间12月23日,日产汽车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三菱汽车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基于日产汽车和Honda考虑业务整合及成立联合控股公司签署的备忘录,探讨三菱汽车参与,加入业务整合及协同互利的可能性。

然而,这样的大规模合并,并不被行业人士看好。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评价道:“本田和日产均需要技术创新和把自身技术升级,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化协同降低制造成本,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甚至,日产前CEO戈恩都泼了冷水,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互补的地方,这是绝望之局,并非一笔务实的交易。

当合并并非是一剂立马见效的良药时,合资品牌的内部更迭就值得更为关注了。

比如,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11月27日宣布,双方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

有两个举措值得关注: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产品,支持上汽大众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逐步缩减燃油车产能,加大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转型。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相对于总体合资车企的发展,德系企业的发展极具韧性,在德系2005年份额下降到24%后,德系车企份额逐步崛起,2019年回升到40%,2024年进一步上升到42%。

相比日系大开大合的战略调整,德系车企对于合资品牌的思考更值得产业参考。

当然,一切战略都需要战术的落地,产品上市则是战术落地最为重要的一环。

比如,预计自2026年起,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合作开发的多款插电混动车型、纯电车型将陆续推向市场。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譬如从2025年开始,北京现代将依托与北汽合作开发的平台,推出首款纯电车型,从2026年开始,其将陆续开发出5款新车型,涵盖纯电、增程等动力形式。

又譬如东风本田在2030年前,将累计推出10款以上电动化产品矩阵。上汽通用则表示,2025年将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全新产品和创新技术”,覆盖纯电、插混、增程等主流类型,全面吹响合资车企的“反攻号角”。

2026年,或成合资品牌“产品大年”,而且,他们也并非没有反击的机会。

在中国消费者关注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合资品牌可以在本地开发+供应商方案的基础上,持续快速追赶国内产品的体验。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据不完全统计,明年开始借助Momenta等供应商的力量,包括大众、丰田、通用、日产乃至奥迪、奔驰等一线合资品牌都将开始陆续在中国市场交付配置全场景NOA的新车型。

届时,当行业城区NOA体验日渐成熟,合资品牌高速城快NOA持续可用的时候,借助销售渠道、底线城市的品牌认知力,合资品牌及其车型仍有可战之力。

2025年,合资品牌有希望吗?丨年终2024

本田、日产的混合动力技术、大众整车技术、丰田车辆可靠性等技术,即便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仍然具有独特优势。

只是,各家都需要加大在中国的本土化技术创新,借助本土优秀的供应商资源,实现赛道的追赶。

可以预见的是,合资品牌并不会死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