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贰

比亚迪的“三十而立”

如果梦想有范本,那应该是比亚迪的样子。

在全球化汽车竞争的赛道上,中国品牌时刻梦想着弯道超车,希望以合资换技术孵化出属于自己的全球品牌。但事实是,在汽车工业发展的百年历史中,任何品牌的技术壁垒和品牌优势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被跨越的,哪怕是以内卷著称的中国企业,也很难在同一赛道上,通过加速度来完成超越。

而行业的转机,则来自于一个看似不着边际的梦想,和一名草根创业者近乎偏执般的坚持。

没错,正是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

比亚迪的“三十而立”

11月18日,比亚迪再次迎来了自己的里程碑时刻: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伴随着比亚迪千万新能源销量达成,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名词。

1000万辆的高光时刻,欣喜自不必说,而背后的艰辛,更令人唏嘘。比亚迪的“三十而立”,写满了中国汽车从落后走向兴盛的不易,更见证了一个时代向前的缩影。

Part1.孤勇

大多数创业者身上都散发着偏执的特征,王传福也不例外。

1994年,王传福毅然放弃铁饭碗,在深圳一栋简陋的厂房里,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而这个公司就是比亚迪科技公司。

最早的比亚迪是造电池起家,工程师出身的王传福,颠覆此前电池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式,相继攻关了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突破了日本和韩国企业的技术封锁和专利壁垒。

2003年,当合资车企纷纷嗅觉灵敏的进入中国市场时,王传福再次做出了重要决定,收购秦川汽车,带领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

“一个做电池的,怎么敢做汽车?”当时各种质疑和嘲笑随之扑面而来,在进入汽车行业的第一天,比亚迪的股价就跌了20%,这也是资本市场对于比亚迪造车最直白的看法。

从0到1,注定充满艰辛,但王传福带领着比亚迪只顾风雨兼程。

收购完秦川汽车的两年后,比亚迪F3量产上市,马上一炮而红,快速打开了市场和知名度。随着更多车型上市并热销,比亚迪逐渐稳居自主品牌第一阵营。

比亚迪的“三十而立”

但和其他品牌不同的是,从造车伊始,比亚迪就将目光放在了新能源产品上。

在2004年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带来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在当时,“新能源”几个字对普罗大众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比亚迪没有停下脚步,2009年,首款插混车型F3 DM上市,随后纯电车E6也正式亮相。

在其他车企都只专注于燃油车时,比亚迪就在新能源领域全面发力,往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比亚迪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很多时候甚至达到净利润的3到4倍。

在当时,这样的投入无疑给比亚迪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这也为后来埋下伏笔。

很多人认为比亚迪今天的成绩,是靠当年“豪赌”新能源赛道换来的,但其实早在2016年,王传福就表示过自己根本不会去豪赌。

从辞职下海制造电池,到二次创业押注汽车,再到全面all in新能源。站在企业家的角度,这可以算是豪赌,但从工程师的视角来看,这更应该说是一种敢于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勇气。

而王传福首先是一名工程师,其次才是一个企业家。

Part2.坚持

汽车品牌在市场与时代的大潮中沉沉浮浮,当行业的趋势尚不明朗之前,比亚迪也经历了不断的波动和震荡。

从2009年开始,比亚迪在决定进军新能源行业后的三年,利润大跌90%,并且在2009-2019 年这十年内月销始终在3万辆左右徘徊,2019年利润同比下降了41.93%。

明晃晃的瓶颈摆在眼前,甚至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即便当时的舆论并不看好,但比亚迪的选择,仍然是坚持自己的方向。

刀片电池诞生的前一年,是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跌至谷底的一年;DM-i超级混动发布的前两年,舆论甚至认为插电混动会逐渐淡出中国车市。

然而,只有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深耕的人,对于技术路线才真正有发言权。

从技术层面来看,正是有了2002年坚持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才会在2020年出现让整个新能源领域震惊的刀片电池;正是有了坚持17年的插混技术路线,才会在2021年推出DM-i超级混动;正是有了坚持了11年的电动车平台化路线,2021年e平台3.0才能横空出世;也正是因为19年前的四电机创想,才有了颠覆行业的易四方...

以上种种,都源于一个词:坚持。

比亚迪的“三十而立”

而最关键的是,比亚迪这样对于技术的无止境追求,一直延续至今。

以研发费用为例,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33.19亿元,同比增长33.6%,创历史新高。

换算下来,相当于每天睁开眼比亚迪就要花1.22个“小目标”投入研发。这个数字是长城的三倍,吉利的四倍,几乎等于长城、理想、吉利、长安之和,甚至比特斯拉还要高。

相比之下,比亚迪前三季度净利润只有252.38亿元,这可以简单理解为,比亚迪不仅把赚的钱投入研发,甚至还多掏出一大笔钱猛攻技术。在王传福看来:“研发投入不是烧钱,而是在存钱。”

长期大手笔的研发投入,让比亚迪的技术鱼池不断扩大。如今,比亚迪再次面对市场变化的时候,只需要在自己的技术鱼池中捞出相应的一条,就足以应对,十几年的坚持,终于等到开花结果。

Part3.造梦

在去年仰望品牌的发布会上,王传福表示:“20年来,比亚迪从未放弃过梦想。”

彼时,王传福口中的梦想大概是比亚迪一直以来的自主高端梦。而此时此刻,站在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时间节点上,这个梦想又多了几分含义:从比亚迪开始的造车梦、到后来的新能源梦、再到引领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全球梦,比亚迪正在一一实现...

比亚迪的“三十而立”

新能源领域,比亚迪的技术成果已经枝繁叶茂:天神之眼、云辇、璇玑架构、第五代DM、易三方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筑起了销量的护城河。

品牌和产品层面,比亚迪从最初的一个品牌,形成了由王朝网、海洋网、腾势、方程豹和仰望构成的品牌矩阵,产品覆盖了轿车、SUV、MVP等多个品类,产品价格覆盖了20万元以下的主流市场,20万-50万元的豪华市场以及100万元的以上的超豪华市场。

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和丰富的产品矩阵下,销量的快速增长也是必然。比亚迪用前15年做到了第一个500万辆,紧接着用15个月做到了第二个500万辆,从年销量50万辆到月销量超50万辆,比亚迪用了6年时间,但这远不是极限。

放眼全球市场,比亚迪还有更大的野心。如今,比亚迪成功进入了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在泰国、巴西、匈牙利等国建厂。今年10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3.12万辆,出口2.8万辆。

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海外工厂陆续投产,比亚迪在海外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2025年,比亚迪的海外市场的目标是年销量100万辆。

比亚迪的“三十而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第1000万辆下线新能源车型是腾势Z9,而车主的人选,则是冯骥。一个引领中国汽车走向全球,一个让中国创造席卷世界,二者的联系恰如其分。

而之于腾势Z9,对比亚迪的意义也是非凡。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款可以在销量上硬刚BBA的产品,并且,它不是通过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自主理解做到技术和科技的豪华颠覆。

同时,为了感谢千万用户和近百万员工,比亚迪现场抽取90位“超级锦鲤”送出新车使用权,王传福还亲自官宣比亚迪正式设立30亿慈善基金计划...

30年,1000万辆,这两个数字被比亚迪赋予了太多含义,但很显然,它的目光不止于此。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三十而立的比亚迪,向着自己的下一个1000万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