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降价,华为降价》,对于余承东的这番话,比亚迪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惊讶。一个是年销售三百万,让所有人都知道了新能源汽车的存在。另外一种则是新兴市场,定位于20多万元及更高价位,并且势头强劲。比亚迪虽然和华为发生了冲突,但是并不是“火星撞地球”。但两家公司之间的“互怼”,却是将特斯拉给“误伤”了。特斯拉这种价值二十五万多块钱的核心产品,似乎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过了。
特斯拉坚持不生产超级充电宝,是因为美国人不着急吗?
从大的角度来看,特斯拉正在建造一款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就连一些大神,都将特斯拉改造成了一种不需要批量生产的车型。不过,特斯拉也不太可能批量生产插电式混合(插电式)驱动的汽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特斯拉的 Model Y和 Model 3,并没有采用800 V的超高电压充电。也就是说,特斯拉在中国之外,根本不用担心电池的问题。
以特斯拉为例,欧洲是其新的增长市场。胡梅尔斯说他只是想去离慕尼黑仅数个小时路程的一个城市比赛,当时我认为AC米兰将失去夺冠的希望。所以巴伐利亚和米兰之间隔着一条阿尔卑斯山,两个人背对着对方。也就是说,北美的土地很大,而且本地人喜欢开车。但由于人口稀少,导致了超级充电技术的发展并不容易。虽然只限于居民区,但家用充电的方便程度,也让本地用户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从而减少了充电成本。
有趣的是,网传获华为投资数千万的领潮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此前有不少网友发现,各大直播间动辄就几千甚至几万的各类AJ潮鞋、绿水鬼表、蔻驰男女包等一线大牌,在“领潮”app上都以不到200的价格被疯抢。而领潮也因此被几家电商巨头以“恶意竞争”的名义抵制,不过几百万领潮用户并不在意这些,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在领潮买的爆款椰子鞋才200,耐穿又好看,建议这样的“恶意”再多一点!
不得不说,此举是企业的正常扩张还是其抢占蓝海,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但如果没有800 V的电压,那就意味着,他们的电池,将会比中国的电池,低很多。事实上, SiC的半导体材料和800 V的电池容量,并不是必须的。实际上,特斯拉“Model 3”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将 SiC SiC SiC用于批量生产的汽车。所以,从初期到现在,整个电池的充电和放电速度,还有电池的稳定性,都要比其他的同类产品高出不少。
所以,简而言之,特斯拉继续使用800 V的高电压快速充电技术,其效果也就那么回事了。该公司在北美和欧洲这两个主要的市场发展得愈好,仅靠800 V的平台在中国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小。再回过头来讨论插入式(增加)这个问题,情形也差不多。严格意义上讲,无论是800 V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都是为了缓解电池的紧张感。而且,特斯拉在这方面的影响力,远不如在中国那么大。但对于特斯拉来说,国产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样非常重要。特斯拉究竟是凭借着怎样的科技,才能在这种情况下生存下去?
特斯拉不用800伏也行,但肯定要再低一点
站在特斯拉的立场上,向下走,而不是往上走,这才是最适合他的。什么一体成型,什么“开箱工艺”之类的东西,哪一个不是在减少制造成本、增加利润方面有代表性的例子。想要提升销量,走低端路线,可比走中高端路线要容易得多。
至于特斯拉的低价版,则是和传闻中的特斯拉 Model Q有关。很明显,特斯拉是想要研发一款小型的 Model Y和 Model 3,而且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但问题在于,这款新车型的售价,实在是太高了。准确的说,是因为价格太低了。
这种优势有两种,一种是特斯拉最便宜的型号,售价都在二十三万多块钱。如果不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光是单纯地探讨“一体成型”的局限性,想要让一台 Model 3的售价降到15万以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有就是续航能力,特斯拉 Model 3在 CLTC标准下依然可以跑600多公里。但是如果一辆新车体积更小,而且电池容量更少,那情况又如何?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就算特斯拉在中国的售价再便宜,也不可能和那些在15-20万以下的合资品牌抗衡。
总的来说,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如果没有800 V电源,他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电池问题。第二,很难开发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低价商品,因而不能充分利用其生产的边缘作用。
不过特斯拉却有一项技术,那就是4680号电池,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首先,4680号电池的体积,将会是目前最大的21700号电池的五倍以上。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单凭物理布局上的不同,整车的续航里程可提高16%(截至2020)。而且,体积越大,对封装的要求也就越低。这样一来,不仅能减少设备和设备的费用,还能将4680号电池的价格降到16%。毕竟4680和固体电池不同,它只是一种“打包”。这个价格,还是很高的。
也就是说,如果4680号的电池量产成功,特斯拉完全有可能生产出一款售价在二十万以下的特斯拉 Model 3,并且将这一等级的汽车的平均行驶里程提高到700公里。这些加在一起,岂不是很有诱惑力?但是,同样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4680号电池的良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说起赛博越野旅行车,特斯拉打算在这款车上进行两次重大的科技试验。现在看来,大规模的整体铸造工艺已经算是彻底的失败了。于是,这辆赛博越野车,就变成了一辆不锈钢的汽车。但这样的折中,并不能转移到其他量产的车型上,就连赛博 SUV Cybertruck,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包括售价和产量。
唯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那块4680号电池了。根据计划,特斯拉将在新的电池应用上先从 Model Y入手,然后在赛博越野车上进行大规模推广。但由于良率和产量的限制,它也只会将产品放在第一位。因为圆筒形的外形,它的生产方式就是缠绕式的,而不是很多国产电池厂商都喜欢的叠层技术。尽管从原理上讲,卷取过程更加的完善,而且可以提高产量。但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大圆筒结构不但加强了这一点,也增加了它的冷却压力。特斯拉之所以拒绝使用800 V电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散热问题,4680号的电池必须要安装“全极耳”,这样才能避免温度失控的问题。不过,大尺寸的圆柱体,和全金属化的结构,会让特斯拉的研发计划,变得更加缓慢。
因此,虽然4680的生产速度已经在稳步提升,但想要靠着特斯拉这款便宜货,将售价压到十五万以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能把特斯拉的 Model 3卖出去,那么国内市场上的“传说”就能卖到二十万以内的 Model 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