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贰

疫情过后,车市强力反弹还是爽约了

近日,2020年6月车市的月考成绩公布。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5.4万辆,环比5月的零售增长2.9%,同比下降6.2%。好消息是,环比实现了连续4个月的正增长,V型走势意味着,今年若不再有黑天鹅事件,下半年的销量大概率会是维持上升的态势。遗憾是,被疫情压制下去的消费强力反弹,还看不到迹象。这也导致,2020年上半年比照去年同期销量,整体还有226万辆左右的缺口。

波澜不惊的海面下方,往往也暗潮涌动。

造车新势力的快速退场、自主品牌来到生死劫、日系地位依然在强化,豪华车价格下压来势汹汹,当百家争鸣转向霸主制衡的市场格局愈发明朗,参与其中的,都值得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主品牌生死劫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6月前十榜单中,自主品牌占据两席位置,分别是位居第五位的吉利和第六位的长安。吉利销量为10.6万辆,比长安领先2.5万辆。5月曾位居第十名的长城汽车,未能出现在榜单中,但根据其官网公布的数显显示,其6月销量为8.2万余辆,核心车型哈弗H6的销量为23258辆,暂时忽略统计口径的差异,从其自身公布数字看,哈弗H6相较于5月,还是稳中有升,而与眼下大火的长安CS75公布的21070的数据比,也依然是处于领先位置,吃瓜群众的心暂且可以放到肚子里,自主SUV一哥的位置没有变化。

自主品牌三强,表面看似差距并不明显,但按照实力和发展策略却可以分出个高低上下。吉利和长城两个品牌,从长远发展来看,多条腿走路始终要更稳一些。得益于其前期的品牌细化战略,领克无疑是吉利品牌的宝藏,具有更大想象空间,而对于长城来说,WEY和长城炮,目前看也处于良性上升期。

反观长安2020年的一炮走红,实际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不难发现的是,撑起其销量半边天的主要是长安CS75和长安逸动两款车,再进一步深究,背后是其“讨好市场”的产品思路。但低价优质的产品往往也是一把双刃剑,价格是个死胡同,长安何时能摆脱两个爆款,何时才是真正企稳之时。

当然众多自主品牌中,如上述三者实现大幅正向增长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面临着发展上的生死劫。

疫情过后,车市强力反弹还是爽约了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份自主品牌份额32%,份额重归谷底,也是历史最差水平。虽然自主品牌伴随着SUV红利的逐渐褪去,市场份额一直在缩水,但急速下滑,确是出现在今年的疫情之后。

比如最可能与自主三强角逐的奇瑞汽车,前5月销量不足20万辆,与全年74.5万的销量目标相去甚远。比如靠RX5 PLUS苦苦支撑的荣威,比如转战国外市场的名爵,比如销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力帆、华晨中华等。即便拼死折腾如江淮,增长乏力的表现,也严重考验着,车企的营销费用需要卖多少台车才能填平?

合资阵营日系地位再强化

为什么经济不景气时,日系车却卖的更好?这确实是个灵魂拷问。

6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5.9%,低于德系品牌的27%;但日系批发份额达到26.4%,高于德系的25.9%,且日系主力品牌全面走强,日系只是亏在没有能与BBA抗衡的豪华品牌。

从前十榜单看,南北大众狭义乘用车零售为32.4万辆,日产、本田和丰田三大品牌合计销量超过40万辆,且大都表现出强力上涨的势头。

疫情过后,车市强力反弹还是爽约了

日系超德系的第一个表现,当属合资家轿细分领域的头把交椅之争,即轩逸对朗逸坚决且大比分领先的超越。根据日产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轩逸共销售48977台,同比增速高达37%,目前其半年累积数字已来到20万以上,稳坐国内合资轿车销量冠军宝座。轩逸不断冲高的销量,让所有人猝不及防,但若深挖背后原因,不难理解的是德系日系两种思维博弈的胜负,可靠度势均力敌的前提下,在以操控见长的德系情怀面前,全面“幸福”升格的轩逸更具说服力。

疫情过后,车市强力反弹还是爽约了

日系超越德系的第二个表现,是于双擎混动领域的深入人心。如果说,购车者对日系混动产品的关注源自新能源市场的逐渐普及和油耗的双重焦虑,那么最终愿意掏腰包为这项技术买单,超出想象的动力及操控就是临门一脚。

根据车企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包括雅阁、缤智、皓影、思域、CR-V和XR-V在内的6款车型均月销过万,其中思域更是连续2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

而搭载了本田锐·混动系统的混动车型在6月共售出了18534辆,占总体销量的13.02%。且本田双品牌正在国内加速混动布局,未来将打造以第三代i-MMD为首的主销矩阵。

丰田在双擎布局上同样不甘示弱,卡罗拉、雷凌、RAV4荣放和威兰达,四款支柱车型,全部实现了双擎版本的覆盖,且销量占比和关注度居高不下。纵观南北大众,虽有插混产品亮相,但一直难以跻身购车者主流视线。

而德系引以为傲的是豪华领域的大比分优势。

豪华品牌爽歪歪

在豪华车市场,BBA一如既往的强势。销量持续上涨不说,因为其品牌溢价空间充裕,手里王炸便多,随时甩个价格牌或技术下放牌,也让合资中级车细分市场颤三颤。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9%,市场份额创出14.9%的历史新高。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和豪华车型促销折扣价格下探,是带动该细分市场在疫情之后迅速回暖的主因,特别是高端25万以上销量份额持续增长。

疫情过后,车市强力反弹还是爽约了

具体表现在各品牌车型上,因为各家数据并未悉数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奥迪A6L的价格效应会依然持续,紧随其后的是奔驰E和宝马5系。凯迪拉克6月表现同样出色,被上汽集团点名表扬,取得了单月2.3万辆,同比8.4%增长的成绩。

消费升级是大趋势,与疯长的房价相比,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二三十万的价格似乎也不觉得高不可攀了,加之中国汽车市场也走到了一个换车的节点。 种种利好带动之下,或许,豪华品牌市场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写在最后:

2020年,车市不再是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也不会再给陌生面孔试错的机会。相反,它却是个向下扎根的起点,考验着车企控场的综合能力。靠谱的品牌、经典的车型、良好的口碑,诚意的服务……购车越来越成为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