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出现了新能源车产品集体降价,最高降幅2.4万元。这种降价行为,或许早就该来了,毕竟电池级的磷酸铁锂价格已经降到了5万元一吨,比一年前40万元一吨的时候,电车最重要的成本价格已经有了明显下降。
但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依旧有价格上探的趋势,25-30万元,30-50万元以及更高的价格区间,都有不少产品开始覆盖高价格市场。很多人应该会产生一些疑问,在磷酸铁锂价格高涨的时候,可以理解电车的贵。
但现在磷酸铁锂原材料,价格已经历史最低水平,电车的贵,我们又该怎么理解?会不会有便宜的车型出现?
电池降价,不等于低价买好车?
展开之前,先说明电池行业的现状。化学配方上虽然在不断尝试,但仍然没有明显的突破,磷酸铁锂、三元锂、钠电池、高锰电池等等,都是在配方上进行各种尝试,目的是为了看看能不能有性价比更高的电池产品,长续航、充电快而且价格还适中的。
折腾了这么多年,电池行业仍然没折腾出来这种电池产品。没熬到新技术的产生,却熬到了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下探,确切的说电池价格是在2023年底就已经下来了。
电池价格怎么打下来的?
现阶段电池生产的技术壁垒不算高了,除了大型的供应商在供货之外,部分车企都在自研、自产电池,有能力的车企开始甩开供应商。现阶段造电池不难,配方基本都跑通了,而且表现很稳定都是成熟的应用案例。
现在,车企的电池生产对于前序的正负极生产的搅拌、涂布、辊压、分切、模切;后序的包括卷绕/叠片、入壳封装和注液等都正在逐渐成熟。只要是化学配方稳定,电池生产就已经不是难题,就是目前的磷酸铁锂、三元锂常规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生产技术壁垒没以前那么高了。之后,就是原材料的成本下探这个重要因素。
那么,生产技术壁垒被打破+原材料成本下降之后,最新的100kWh磷酸铁锂电池包报价,是3.6万元左右,续航基本可以做到600km以上的水平。而这个电池包采购价,是包括结构件、BMS和电池箱的,上车费用4万元以内。
回到正题,消费者最关心的,电池价格下来之后,能不能买到便宜的电车。
例如10万元买一个100kWh磷酸铁锂电池包的车,续航800km左右,这种可能性大不大。首先,要肯定价格更低的可能性,但要达到上文的电池规格和续航水平,有点不切实际。因为,这种大规格磷酸铁锂电池包的应用,就是一个难题;电池技术方面,能量密度是一个关键指标,而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逊色于三元锂电池,所以现在用100kWh这个规格电池的,基本都用的三元锂电池包。
最有可能得,还是用60、70、80kWh这些较小规格的磷酸铁锂电池包,最好的例子,是吉利银河E8,用76kWh电池包续航里程665公里。之后能买到的性价比更好的车型,应该与之类似,适中的电池包然后配合600-700左右的续航里程。采购电池价格360元/kWh的话,80kWh电池包也就不到3万元。
一种直观感受,今年10-15万元的电动车价格会越来越容易接受。
尽管10万元、800公里超长续航的电动车不太容易实现,但随着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充电设施的完善,再加上2C、3C快充技术的上车,以及插混和增程车型的增多,或许能让10-15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选择更多。而这个价位下,新能源车用成本优势会对同价位燃油车形成一定威胁。
20万左右的电车,价格可能下不来
今年其实基本可以把电车分为20万以下,和20万以上两个级别,前者会有明显的降价或者低价格趋势,尤其是今年要上的新车型,配合着电池成本下降来下探到更低的价位(这里是相比于前几年同级别、价位)
再拆解一遍电车的大概配置。电池、电机、车体结构、外观内饰件,然后现在还要加上各种感知硬件以及车内的软件程序等。和燃油车比,复杂程度不高而且硬件上的生产技术壁垒也不高。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大部分定价在20或者25万以上的电动车,其实,就是想通过较大电池包,来赚取更多的利润。的确,定价更高的电车,会拥有更多先进的技术,比如碳化硅电机、800V高压系统、激光雷达以及8295这些座舱芯片等。但,说实话这些产品们的成本价格不会很高,尤其是在100kWh电池包做到4万元以内的时候。
而之后电池包的发展方向,依旧会在电池包的封装、搭配方案上开始卷(而不是配方),让电池包更轻,而且利用率更高。可能应用这些新技术的电动车,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上涨,毕竟这也是一个技术卖点,但其实这些技术是可以降本的,例如现在的CTC和CTB这种电池包技术,还有包括刀片电芯、短刀电芯,都是,初衷目的是为了降本。
这么说吧,到了2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会随着上车技术的堆积,而抬高售价,这就是为什么磷酸铁锂原材料成本下降之后,电车依旧价格高涨的原因。有人会说,原材料的价格下降,有传导时间,而这个时间差不多就1年左右;20万以及以上的电车能不能降下来,下半年就可以看出大概。但大概率是下不来,不用深挖,但肯定的是电池成本已经不再是这个级别产品最大的成本来源。
随着电池成本下降,电池技术壁垒被打破,带来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催生低成本的换电车型的推出?
这样最直观的好处,是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能够更低,砍掉电池的购买费用的话,一台轿车10万以内基本可以搞定;拿一台售价17万左右的中大型车举例,砍掉62kWh电池包的成本,用最低价360/kWh计算,3万元左右;如果按降价之前的计算,650元/kWh,就是5万元(同规格电池包,价格跌了30%左右),售价是14万元(按降价前计算,是12万元)。
这种的可能性,相比于上面提到的100kWh磷酸铁锂+800km续航卖10万左右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好实现。但唯一弊端,就是在极致续航和减重上,不如一体化电池包或者非换电车型上有优势(至少目前技术水平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