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资唱衰论”甚嚣尘上的当下,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用一纸续约驳斥。
这是上汽大众第二次续签,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第一次是在2002年,提前8年续签,这次则提前了6年,虽然2002年的市场环境与今天大不相同,但股东双方对于上汽大众未来发展所持有的态度,坚定如一。
步入“不惑之年”的上汽大众,尤其需要这份“坚定”来抵御质疑与挑战。
当汽车行业进入光怪陆离的智电时代后,国产向上,合资向下已成大致趋势,消费需求、竞争筹码、市场环境的转变,让包括上汽大众在内的合资车企陷入空前危机。
如何破局?能否成功转型?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位“合资老大哥”的动向与成败,毕竟,它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40年前的“豪赌”,双赢!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说,“中国汽车工业的许多重要时刻,皆有上汽大众的身影。”
这句话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没有上汽大众,中国汽车工业未必会像今天这般繁荣昌盛。
在1984年正式签约之前,德方与中方其实已经洽谈了6年,谈论的细节涉及合资比例、零部件国产化率等方方面面,虽然不太合适,我仍想用“豪赌”来形容这场旷世合作的勇气与前瞻性。
彼时的中国市场一片荒芜,没有任何现代汽车工业基础,轿车尚未进入私人家庭,几乎所有跨国车企都拒绝了中国发来的“合作邀请”,只有大众选择接受。当然,在接受前,大众内部也激烈争执过,反对声一片,可见合作之艰难。
但目标是一致的。在石油危机、日本汽车崛起、欧洲市场接近饱和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下,大众汽车需要新的发展土壤;而当时的中国需要为现代汽车工业打地基,促进产业链落地,向工业大国迈进。双方都需要一个突破口。
没有人敢打包票说这场合作一定会成功,但双方都愿意为之全力以赴,哪怕只有1%的可能,甚至在正式签约的前一年,第一辆车合资车便已下线,即家喻户晓的上海桑塔纳,关于它的传奇故事,我们不再赘述,一句“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便足以说明一切。
在上汽大众拉开合资车企大幕后,中国现代汽车工业这块荒芜之地,迅速建起高楼。
比如说,从无到有建立汽车供应链体系。1988年成立的国产化基金与桑塔纳共同体,扶持、培育了一大批本土供应商,与此同时,上汽大众从德国大众聘请专家对零部件生产进行培训、指导、把关,将德系标准刻入生产全过程,并打造出品质口碑。后来甚至发展到,只要是上汽大众认可的零部件质量,别的车企便直接采购。
这些本土供应商可以说与上汽大众同步成长,相互成就,后来也成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核心,加速中国汽车的国产化与国际化。
比如说,推动其他合资体落地。1992年1月28日,上汽大众第一个10万辆诞生,这也让当初拒绝中国的跨国车企看到了新的希望,上汽通用、广汽本田、长安福特等合资体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带着先进的产品、技术、质量体系、管理理念,共同开启百花齐放的合资时代。
再比如说,培育大批本土人才。无论是将中国工程师派往德国进行全流程培训,还是融合中国本土创新思维,在每一环节培养员工的技能与价值观,上汽大众为中国汽车工业输入了大批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堪称“黄埔军校”,影响至今。
此外,上汽大众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还包括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拿回产品经销权、完善制造体系等等。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对上汽大众的回馈也相当可观,至今已形成2800万的用户基本盘,并以“第二故乡”的姿态,为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化征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初双方的“豪赌”,满盘皆赢。
不得不承认的是,最辉煌的合资时代已经过去,但上汽大众在40年间所带来的价值与正向影响,不应该被忽视,甚至抹杀。它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体系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进程,无论在供应链体系的培育、人才的培养,还是在行业标准的制定、规模企业的流程化管理等等,它都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一个40年,打赢攻坚战与持久战
站在下一个40年关口,上汽大众承担的依旧是合资先行者的角色。40年前,它探索的是如何在中国土壤落地,生根发芽;40年后,探索的则是如何在中国市场转型,开启合资新征程。
事实上,上汽大众的转型早于今天,更早于其他合资车企。
在2018年,它已启动MEB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建设,耗资超170亿,该工厂无论是智能化还是数字化制造水平都领先行业。
上汽大众对于新能源赛道的前瞻布局与坚定投入,一如当初德国大众对仍是荒芜的中国市场的信念。在其他合资车企还在“油改电”或“迟迟未动身”的时候,它的纯电产品相继问世,ID.系列无论是口碑还是销量都是合资新能源的排面。
在智电浪潮席卷汽车市场的当下,大多数合资都面临产品“青黄不接”的情况,老本越吃越薄,新能源无力战斗,上汽大众在产品策略上坚持“油电共进”与“油电同智”,一方面,不断夯实ID.系列的优势,另一方面,极力挖掘经典燃油车系的竞争潜能,比如“PRO”三部曲,为明星车型插上智能化翅膀,战斗力大增。
除了产品层面的革新,上汽大众在销售策略上也与变化迅速的中国车市同频,7.99万起的途岳新锐、限时15.99万的帕萨特380TSI家族、限时19.99万起的威然、保值回购政策等等,无论是打法还是市场响应速度,相较其他合资而言都更加务实、迅速,最主要的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中守住了基本盘。
前段时间,上汽大众已发捷报,2024年累计销量突破百万大关,依旧是合资品牌销量榜首。
面向未来,股东双方将坚定支持上汽大众全面转型,释放具备卓越品质与前沿技术的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根据规划,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累计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15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2025年,将由奥迪新豪华电动品牌AUDI打头阵,其首款车型基于奥迪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的智能数字平台打造,兼具智能与驾趣。
2026年起,两款基于CMP平台的紧凑级电动汽车,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款增程版车型将相继问世,扩大上汽大众的新能源矩阵,为全面转型备足“弹药”与“粮草”。
根据陶海龙介绍,未来的新车型将拥有智慧的车载“大脑”、高效安全的新三电系统、城市NOA功能等先进配置,竞争筹码虽然改变了,但上汽大众对品质的坚守丝毫未变,陶海龙再三强调,“我们始终坚守品质DNA,经典德系品质,安全、耐用、可靠,卓越的操控性能,都是刻在我们产品的基因”、“我们会继续坚守品质至上、品牌至上的长期主义,下定决心打赢攻坚战与持久战”。
上一个40年,上汽大众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开拓者与贡献者,下一个40年,它会以何种姿态绘就新篇?
在上汽大众40周年庆典上,我们听到了一个答案:上汽大众的征程是永不停歇的创新与引领,我们不只是与行业同步,我们旨在引领行业前行。
总之,上汽大众不会退场,它依旧如40年前那个“少年”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