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贰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站流程和运营经验 一次性讲透彻!

选址、投资费用(入行门槛)、运营商的选择、申请审批流程、运营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站流程和运营经验 一次性讲透彻!

一、序

先补充一个投资费用和回本周期。

回本周期很大程度上受补贴政策的影响,有些地方有建站补贴,可能你买一台设备8万块钱,政府补贴你6万,这就差很多。还有一些地方是运营补贴,充出去一度电补贴你多少钱。

充电站的建设费用一般由4部分组成,充电桩设备、变压器(把10000V的高压线变成380V)、电缆费用以及场地租金。

充电桩设备的费用差别还是很大的,目前主流的120kw双枪、180kw双枪两种。以120的为例,报价从4万到8万都有,差别主要体现在品牌、有效功率、售后(很重要)等。大品牌的,含税6.5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变压器的水一样很深,而且有时候当地的供电局也会坑你一把。一台120的设备需要120kva的变压器容量,20个车位 10台设备则需要1200kva的变压器。当然,你可以超一点,比如理论1200你可以买个1000的,毕竟不可能同时达到峰值功率是吧。

那么1000kva的变压器,你收到的报价就有可能从25万-50万不等,就是这么离谱。再加上底座施工和变压器安装,40万预算。

(其实还要考虑你高压接入的距离,远的话再加几万都是很正常的,那个线很贵,一米就大几百)。

场地租金:20个车位算4万一年。

电缆费用:看充电桩布局以及用铜线还是铝线,按节约的来用铝线,5万块钱还是要准备的。

再加道闸监控还有施工啥的杂七杂八的费用5-10万

那么一个规模中上的,20个车位的充电站的总成本大约是

65+40+4+5+10=124

130万的预算还是要的。如果涉及硬化(浇水泥)、搭雨棚啥的还要加预算。

那20台设备 130万的投资多久可以回本呢?

在不考虑补贴的情况下,我所在城市平均单枪充电量在300左右,20*300=6000就是一天的充电量。一度电平均利润基本在3-4毛,则一天收入为2000左右,一年就是70万左右。 基本2年回本。如果有补贴,根据当地情况计算。

首先要明确,就目前来说充电站的主要目标人群是以网约车、出租车为主的运营车辆,其次是物流车辆,主要是新能源的面包车、厢式货车,最后才是私家车,这三者的占比基本是7:2:1,因此我们在讨论建站选址以及运营等方面的时候,主要考虑出租车网约车群体。

主要收益方式:充电服务费

这个行业的盈利方式非常简单,就是供电局5毛一度电卖给你,你充给司机1块钱一度电,赚5毛的差价。

举个例子一辆车来充了50度电,你卖给司机1元1度,你的收入是50块钱,你电费成本0.5*50=25,你的利润就是25元。

其他的成本就少得可怜了,地租和损耗。

此外政府补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具体政策各地方不同。

二、建站选址

1.首先最重要的:用电类型

用电类型一般分为大工业用电、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由于我们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电费,电费的成本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收益。

前两者一般是峰谷电价,商业电则是全天一口价

如果你关注过这三者的电价,很容易就会得出结论:大工业用电 优于 普通工业用地 优于 商业用电。

因为大工业用电的谷时电价一般都在0.3-0.4元/度,相比商业用电全天0.7左右的一口价低了很多。

这就意味着同样一块钱一度电卖给司机,大工业用电的利润在0.6-0.7 /度 商业电只有0.3左右。

别看峰和尖的价格高,你只要把司机引导到谷时充电,你的利润就会有保障。

而谷时的时间,一般中午2小时、晚上10点到早上8点,又恰好符合司机的作息,他们能趁中午吃个饭,边充电边吃饭,晚上下班充个电,或者早上出车前充个电。

因此选址时第一个需要关注的点:用电接入类型。

2.地面和地下室:

如果你准备投建的充电站位于地下室,包括商场地下室、商务楼或者小区的地下室,建议直接放弃。原因很多,包括进出不方便,管理不方便,配套较差,甚至还会有停车费产生等等。

因此一个好的充电站位置一定是位于地面,且配套设施相对完善,洗手间,小餐馆等,有洗车的位置就更好了。但是太繁华的地段也不行,我们的主要目标客群是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他们的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撑某些高消费,反而沙县、小面馆这种更合适。而且繁华地段经常堵车,对司机来说也是噩梦。

某些物流园附近的话也可以考虑。

至于其他的,大家都懂,同行竞争对手少的,出租车网约车流量大的。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就是打开百度地图,显示充电站和热力图,看到人多的,同行少的地方,一般来说就是个机会。

沉不下心来完成整篇文章,想到啥补充啥吧。

关于物流车:

如果你的充电站附近有物流园或者快递站点,然后他们又采用新能源面包车在配送,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你的长期稳定客户。好处是他们几乎每天都有充电需求,充电量稳定,而且一般车辆数目也不会少。

坏处就是这类车子往往比较廉价,这就意味着它们的硬件比较落后,充电速度非常慢。

举个例子,普通车子从20%充到80%可能只需要30-40分钟,面包车需要一个小时,更可怕的是如果他们想要充到100%,那么80%-100%可能还需要一个小时。那么加起来就需要2个小时甚至更多。

而你中午的谷时一共就只有2个小时,全被它占走了,它充的慢意味着你赚钱慢。

所以这类物流车有好有坏,好处是充电需求稳定,坏处是充电慢,占用的充电时间太久。解决方法一般是和他们协商,让他们峰/尖时来充。

占位:

实际运营过程中,占位车辆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充完电没走一直停着、车子停的差一个车占2个车位、插了枪不充电、汽油车占位等。

可以说这是充电站运营过程中最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因为占位会直接让你的这个车位收入为0,更会影响你充电站的口碑。当司机觉得你这个场站全是占位车的时候,他们大概率就不来了。

使用道闸设备是一个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你可以设置成仅限绿牌车进出,这样就可以避免汽油车入场,只不过早期的一部分电动车还是蓝牌,这类车辆可能就进不来。

其次设置比如2小时免费,超过2小时收停车费,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充完电不走的占位车问题。缺点是一些老油条依旧会逃票,紧跟着前车就出来了。另外就是像中午这种高峰期,他真的停你2个小时其实你也挺头疼的,既不能有新的一波车子来充电,又不能收钱。

而且面对斜着停车等问题,道闸系统无法有效解决。目前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通过现场管理。

雇一个人 或者自己亲自去,在高峰期的时候,中午11 12点,晚上10点11点,去现场管理,充电完成的司机立刻电话联系让他们开走,停的不好的让他们重新停正。如此往复来你充电站的司机都是高素质的优质司机,你的充电站形象也会更好。

但是雇人的话会有成本产生,那么就引入下一个话题,场站规模。

场站规模:

根据本人外出考察和实际运营经验,未来的充电站一定是更趋向于大站的方向,就是有一定规模的场站,15个车位以下的场站将很难有优势。

原因在于2方面:

1 刚刚说到场站是需要管理的,所以规模越大的站,雇人管理的成本平摊下来会比小场站低很多。

试想一下,50个充电位的场站雇个人管理,人员开销平摊下来是不是就微乎其微了,而10个车位的场站雇人的费用是不变的,人员开销会在支出中占比更高。

运营商的选择:

目前主流的运营商有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和图星充电这4种。

图星24小时热线:186-381-466-18

所在地区适不适合投充电站?

可以参考每天谷电的时间,比如中午12点左右,晚上11点左右,附近的充电站如果出现排队充电的情况,则该地区充电需求量>充电桩供给量,就是适合投建的

补充 充电桩的选择

目前充电桩的类别主要分为

1 一体式 就是一台设备,左右各一把枪,一出二

2 分体式 由一台主机,带动多个枪头

常见的有1出3 1出4 1出5都有

举个例子,一台设备的总功率是300kw,1出5的情况下单枪就是60kw。但他并不意味着每把枪的最高功率只有60,单枪可能最高还是能达到100+甚至200+,只是5台设备同时充电的时候效率会降低。

一体式 1出2的设备 目前主流功率多在120-180kw。

相对来说,图星更擅长一体机,而特来电分体机做的更出色。

不同厂家的充电策略也不同,星星的设备偏向于雨露均沾,180,1出2的设备则每把枪各分配90kw的功率。

而特来电的设备就有一个A枪优先机制,即优先将资源分配给一辆车,让其快速充满电。

两种策略各有优劣,具体展开会有很多篇幅可以讲。

充电站未来的方向 一定是储能相关。

个人认为目前充电站行业还不存在太明显的行业壁垒,哪怕是星星 特来电 这种龙头。

因为用户一定是跟着场站走的,而不是跟着平台。这就是充电行业和美团/饿了么这种的区别:用户不会跟着平台走。

那么我们如何建立行业壁垒呢,或者说建立优势,势必是从场站方面考虑。

试想当5年后充电站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哪些场站会更有竞争力,一个是服务好,配套完善的,另一个是成本低有竞争力的。

储能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条件。你在尖峰的时候能用低谷时存的电,别人1块你3毛,对手根本没有竞争力。

关于投资成本 600度电的电池一充一放一天1200度电,占地约12平,建设费用12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