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吴思
1月16日,特斯拉通过OTA形式,为中国车主送去新春升级大礼,包括微信小程序、Apple Music、春节定制版灯光秀、手写输入法、赛道模式等十多项实用功能。
而此前,特斯拉刚宣布下调中国大陆Model Y、Model 3车型价格,降幅在10%-13%,创下国产特斯拉历史最低价格。
2023年新年伊始,特斯拉就在中国市场激进开局,火力全开,不仅大幅降价,还对车机系统免费“加料”。对于国产新能源车企来说,今年注定是更加“内卷”的一年;对于行业来说,也将是加速洗牌的一年。
“事实上所有人都在乎性价比,造车新势力要学会打价格战,善于打价格战,价格战不能局限于国内,要打到国外去,毕竟价格战才是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领域。”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向风口财经表示。
追赶市场份额 特斯拉激进开局
2023年刚过十余天,特斯拉就已经发布两个大动作。
1月6日,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市场大幅降价,Model Y起售价从28.89万元下调10%至25.99万元,Model 3起售价从26.59万元下调13%至22.99万元,二者均创下国产特斯拉历史最低价。
1月16日,以贴近中国用户生活习惯的智能体验为目标,特斯拉宣布为车主们再度送上新春大礼,通过OTA形式,不仅带来了芒果TV、手写输入法等实用功能,还带来了车主期盼已久的Apple Music、微信小程序、春节定制版灯光秀来点亮“中国年”。
一方面打价格战,一方面提高“性价比”,特斯拉新年伊始便来势汹汹,这背后原因或许能从其业绩数据窥得一二。
2022年全年,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131万辆,相比2021年增长40%,去年的同比增幅是87.4%,增速明显放缓。而且去年的销量成绩距离同比增长50%的目标(交付150万辆)仍有不小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纯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2022年的销量依然蝉联第一。但如果放在“混动+纯电动”的新能源车范畴,2022年比亚迪共售出186.35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08.64%,位居全球第一。特斯拉被比亚迪反超54.7万辆,丢掉了王座。
中国市场在特斯拉全球销量中占比约三成。但随着比亚迪一骑绝尘、“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的疯狂追赶,份额不断下滑。据乘联会的数据,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7.8%,12月份一度低至6.6%。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触发特斯拉此番“降价+升级”的原因还在于不断扩大的产销差距。去年,特斯拉产量为136.9万辆,同比增长47%,交付量为131万辆,同比增长40%,产销双双破百。尤其在第四季度,特斯拉的产销数据再创新高,产量达到44万辆,交付量达到40.5万辆。但也是在第四季度,特斯拉的产销差距达到了最高。去年第一季度时,特斯拉公布的产销差距仅为0.5万辆,而到了第四季度则扩大到3.4万辆。
价格战打响 战火烧向国产品牌
进入2023年,特斯拉先后大幅下调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多国的电动车价格,引发全球车市地震。不过降价也让新车销量上升。
1月16日,青岛市特斯拉门店销售人员告诉风口财经,降价后进店顾客人数明显增加。特斯拉降价已显初效,引发的熊熊战火会烧向谁呢?
申港证券认为,特斯拉降价后,20万-30万价格带的新能源车型将受到明显影响,其中包括小鹏P7、G9、极氪001、比亚迪汉和海豹、问界M5和M7等,而15万-20万价格带的车型也将受到挤压,这些车型的潜在客户将分流到特斯拉。
中低端汽车市场是不少国产车企的主攻赛道,也是不少低端品牌的转型目标。特斯拉的降价不仅会威胁到定价在20万元—30万元的同级品牌,甚至还会吸纳一部分15万元—20万元区间车型的消费力量。
风口财经注意到,在20万-25万价格区间,Model 3的最新起售价较比亚迪海豹高出不足2万元;比小鹏P7便宜1万多;比蔚来ET5起售价低3万。以上几款车都被视为Model 3的直接竞争者。在纯电SUV车型里,Model Y最新起售价 25.99 万元,与AITO问界M5 EV最新起售价25.98万几无价差。相比蔚来的ES6、EC6,小鹏G9,理想L7、L8,Model Y在售价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这属于促销,如果产品有竞品有替代品,降价是一个非常好的竞争策略。比如汽车行业,最近几年国家造好充电桩还给补贴,锂电池车成本大幅下降,电费便宜,很多消费者就有购买欲望,于是锂电池车迅速得到普及。其次,对于特斯拉来说,在中国开厂后,特斯拉就找到宁德时代等中国供应商,还在美国搞电池工厂,如今特斯拉对上游电池供应商溢价能力大大加强,所以特斯拉降价的羊毛不会出在自己身上。”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风口财经。
对于国产车企,盘和林进一步表示,“事实上所有人都在乎性价比,造车新势力要学会打价格战,善于打价格战,价格战不能局限于国内,要打到国外去,毕竟价格战才是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领域。”
卖一辆亏一辆 新年加速行业洗牌
事实上,特斯拉毛利率高达27%,降价后仍存有较大盈利空间,而国内大批造车新势力仍处于巨额亏损中。
据风口财经梳理,在单车获利水平上,新能源全球销冠比亚迪远逊于特斯拉,只有1466美元;蔚小理更是卖一辆亏一辆,以Q3为例,每卖出一辆车,蔚来亏1.529万美元;小鹏每辆亏1.0484万美元,理想亏6566美元。2022年前三季度,蔚来累计亏损87亿元,小鹏紧随其后,前三季度共亏损67.78亿元。
特斯拉降价升级,对于相应价格区间的国产车企来说,今年注定是成本压力更大的一年。因为自今年1月1日起,“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国产新能源汽车将和传统燃油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部分车企已经开始提价。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末至今年初,已有15个汽车品牌相继发布涨价公告,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深蓝、一汽大众等等,涨价幅度在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副总经理席忠民表示,今年的有利因素是电池原材料供应将会增加,因市场风险加大,囤积居奇会变少,电池原材料价格将逐步挤掉泡沫回归理性,整车厂成本压力减轻。竞争不利因素是,今年国内将有超过100款新能源汽车上市,电池技术、智能化水平、辅助驾驶能力都将有更多提升,竞争更为激烈。
中信建投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程似骐认为,随着需求配置陆续同质化,规模效应成为胜负手,国补退出将放大规模效应,加速尾部玩家倒闭。
“一定有大量品牌被淘汰,市场出清这两年将更为明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部分品牌过去存活并不是靠经营,有的靠地方政府投资活着,有的靠融资能力强活着。目前,高端品牌努力下沉,豪华车企盯着经济型产品,竞争更加激烈,结果就是不合理的产品被挤压,完成品牌淘汰市场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