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如果手里有20万的购车预算,多数中国消费者还是会将合资SUV作为首选,毕竟合资车企仍有很强的品牌号召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这个预算内购买到满意的产品,因为无论如何选择,现在市场上主流SUV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比如本田CR-V,虽然价格合适,但只是紧凑级SUV,相对略小的车内空间无法满足中国家庭用户需求;比如别克昂科威PLUS,虽然空间足够,但中型SUV的定位起售价就突破了20万,超出很多中国年轻用户的消费预期。更何况,合资产品在科技智能化的表现一直都不如人意,这就加大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难度。
难道市场上就没有一款价格合适、空间足够、智能全面的SUV吗?其实不至于,因为江铃福特科技的领睿已经来了。
近日,号称宽体高能先锋SUV的江铃福特领睿上市,其不仅拥有13.98—16.58万的价格优势,还有宽体设计、先锋科技、高能品质的越级产品力优势,从而使自己获得了越级价值,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合资SUV的另一种选择可能。
价格价值,永远的消费基础因素
确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产品价格对于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小,但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仍是消费者用以衡量商品价值和品质尺度的重要工具,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种影响功能,普遍经济学上称之为价格的心理预期。
显然,领睿的价格呈现方式正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价格消费心理。
按照常规的合资SUV价格,领睿的价格其实已经突破了定价下限,这一点在本田CR-V和丰田RAV4上尤为明显。目前,本田CR-V的官方指导价是16.98-27.68万,丰田RAV4的官方指导价是17.58-25.98万,要知道,这两款只是紧凑级SUV,属实是偏高的产品。
即使将领睿置身在所处的中型SUV市场,领睿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目前,中型SUV市场的主流产品,大众探岳的官方指导价是20.49-26.49 万,别克昂科威PLUS的官方指导价是22.99-26.39万,都要比领睿要高出不少。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接受如本田CR-V和别克昂科威PLUS的定价呢?其实原因就是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合资产品的定价,还未觉察到这个价格区间的敏感性。
在经济学理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是有一种习惯性反应的,因为合资SUV产品价格在长期的营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固定性,消费者对此也形成了一种购买习惯,在价格上形成买卖双方都可接受的习惯价格,这就是习惯价格的认同。
而领睿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打破这种习惯性认同。
目前,领睿拥有精领型、铂领型、尊领型、尊领型PLUS四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3.98万元、14.38万元、15.58万元和16.58万元,这在严格意义上已经属于15万的价格区间,几乎将合资SUV的价格下探已经拉满,完全可以颠覆10-20万级的市场格局。
所谓不破不立,大概也是这个道理。领睿打破的是合资SUV定价习惯,立下的是合资中型SUV的价格价值标杆,从而让领睿获得消费心理的价格平衡,得以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之中。
产品价值,消费对比选择的构建
当然,价格价值并不是当今汽车产品的唯一竞争优势,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价值认知是全方位的,尤其是使用价值层面,更是主导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产品价值。
领睿参与合资SUV的竞争资本也是源于其越级产品力。
众所周知,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SUV的原始使用价值是大空间,这让合资品牌在打造或营销SUV产品时,都会不遗余力。这一点,消费者不会有认知偏差,毕竟空间性由车身尺寸营造而来,消费者可以直观感受的到。
比如在与本田CR-V和别克昂科威PLUS的对比中,领睿的空间优势是十分明显的。领睿以福特品牌最新的“势能美学”设计语言,打造出1935mm的同级最宽车身,由此带来了117mm 同级别最优膝部空间和295mm 同级别最优过道空间,可以为用户带来非同寻常的舒适乘坐感受。
显而易见的结果,领睿在车身的长宽高各层面都形成对本田CR-V的绝对优势,别克昂科威PLUS虽然在车长和轴距上有明显优势,但考虑到通用品牌对于长轴距的偏爱,以及相差9万元的价格,这样的差距也是可以接受的。
此时,必须多说一句,领睿的产品定位就是宽体SUV,其越级的车宽尺寸,也可称得上对于自身价值的证明。
而在合资短板的智能科技层面,领睿就有点“不讲武德”了,因为其得益于福特的本土化战略,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用车习惯。
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合资SUV产品的智能科技不够,比如本田CR-V应用了第二代全新Honda CONNECT系统,也包含了酷我音乐、喜马拉雅FM、天气和车主服务等功能;别克昂科威PLUS搭载eConnect系统,支持百度AI智能语音、百度实时导航、车载APP互联应用、双蓝牙电话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大部分智能需求。也就是说,如本田CR-V和别克昂科威PLUS的合资SUV,其实在智能配置上大踏步前进,已经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为什么说领睿是“不讲武德”呢,因为领睿打造了智能座舱,搭载了行业领先的腾讯 TAI 4.0 智能车机系统,其通过双12.3英寸悬浮一体式智联屏,可以实现AR实景导航、微信车载版等功能。
这就是领睿的本土化思维。以微信车载版为例,这在自主品牌很常见,因为他们更了解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但领睿能应用其中,足以说明福特对于本土化战略的执行力。
另外,在智能驾驶层面,其实三款车都有各自的智能驾驶系统,基本上都包含了定速巡航、广角后视摄像显示系统,以及传统的坡道辅助和胎压监测等基本配置,但领睿的优势在于,其拥有了几种同级独有。
比如在领睿所搭载的福特 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中,LRAS循迹倒车是宝马同款,可以记录最近一次的50m路径,从而自动前进或后退;比如DCLC 智能变道辅助(打灯变道)功能,是特斯拉同款,用户可通过灯光辅助进行驾驶变道,这样领先的科技配置,正是领睿“越级产品力”的最有力证明。
其实,这也是江铃福特科技以“科技”命名的重要原因,在科技改变世界的时代中,汽车产品必须要有足够的科技赋能,才能在竞争中突显更多优势,显然,领睿已经感知到这一点。
最后再看高能品质,这个层面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术,每款产品在打造或营销时都会这样做,但重点在于什么样的品质才可以称得上“高能品质”,可能主要在于是否能让消费者全方位感受到驾乘体验。
这一点,本田CR-V和别克昂科威PLUS可能发言权并不多,因为日系和美系的造车理念,使得这两款产品呈现完全不同的特征。本田CR-V,典型的日系产品,经济性很好,动力性能不够,即使是1.5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搭配一款CVT变速箱,也让本田CR-V起步轻快感稍弱,严重削弱了驾控体验感;别克昂科威PLUS,有1.5T和2.0T两套动力组合,全部匹配9AT变速箱,动力强劲,对于性能爱好者有十足吸引力,但问题在于经济性不够,是典型的油老虎。
这样综合对比下来,领睿还是有略微优势的,其全系搭载了福特高性能EcoBoost170发动机,最大功率125kW,峰值扭矩260N·m,配合传动效率高达97%的第三代麦格纳湿式7DCT双离合变速箱,实现强劲性能与低油耗的平衡。
或许部分消费者有单独的偏爱,但更好的出行体验如何定义,是选择经济性,选择动力性,还是两者都要,完全看消费者自己,领睿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好,剩下的交给消费者自己选择。
由此可见,领睿传递的产品价值其实更多的是基于对中国用户习惯的探索,无论是宽体设计、或是先锋科技、亦或是高能品质,都是在激起消费者对于合资SUV的重新思考,当消费者掌握到合资SUV市场的变化时,就让领睿获得了先机,从而构建起消费者的对比选择。
用户需求,联动起领睿双重价值
正如领睿的价格价值和产品价值所表现一样,本质上是江铃福特科技聚焦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的结果,其以“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年轻化”为制造理念,使得领睿成为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作为深谙中国用户的合资品牌,江铃福特科技打破条框的束缚、挑战传统的边界、持续锐化产品力,打造出了极具个性的江铃福特领睿,果敢向前行,大开新格局。而领睿,以其出色的双重价值让用户获得更多的体验价值,刷新主流SUV的价值新标杆,使自己成为“20万内最值得购买SUV”。
一个时代的结束,往往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未来的竞争不只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价值的竞争。当合资SUV市场迈入新时代后,江铃福特领睿的面世,是其挑战旧时代,迎战新时代的至高诚意和极致决心。
“用颠覆极限的准备去惊艳世界,用惊艳世界的努力去颠覆边界。”领睿已经从产品追求和品牌价值上亮出自己的决心,要创建自己的先发优势,向所有的对手,发出时代的挑战。
这一点,无论是本田CR-V,或是别克昂科威PLUS,亦或是其他合资SUV,可能都无法改变。(采写 |汽车有智慧 王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