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贰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期将至,超百万吨电池报废,车主怎么办?

2016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乘用车制造商需为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如今这个首批新能源车电池质保的“八年之约”即将到期,大量动力电池将陆续过保,面临退役问题。

据估算,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104万吨,到2030年或达到350万吨。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期将至,超百万吨电池报废,车主怎么办?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车最多的市场。这证明,新能源化在内是彻彻底底走上快速道路,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开始步入退役报废周期。

按照相关标准,当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不能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时,就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期将至,超百万吨电池报废,车主怎么办?

有人说,动力电池自有它的处理方式,不必杞人忧天。譬如过去四年,比亚迪在该领域投资近6亿元,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重新部署到储能系统和移动通信基站等应用中,实现旧电池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但像比亚迪这样规范操作的厂家并不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期将至,超百万吨电池报废,车主怎么办?

当一个产业具备商业前景时,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容易蜂拥而入,导致环保问题和行业乱象。除去规范化的处理,动力电池回收在国内依然是“野蛮生长”式的存在,一些企业存在重回收轻环保、环境事故频发的问题。

对车主用户而言,八年之约到期后,没有质保期、低于 80% 容量的电池就需自行更换处理。当然,你也可以不更换,但要承受的是续航达成率下降,里程焦虑增加的使用体验。

若车主自己掏腰包更换电池,那费用可是相当高的,动则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费用,也非一般人愿意承担,或许到这时,卖车成了更好的出路。(图文:Gerald)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