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午,小米公司终于正式公开回应了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发生在德上高速的小米SU7爆燃事故,根据报道,这起事故中有三人遇难。“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车速116km/h,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而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公布的行车数据信息,当事车辆22:44:25秒退出智驾,改为人驾,紧接着22:44:26-28之间就发生了碰撞,也就是说碰撞前的1-3秒内,当事车辆的NOA智能辅助驾驶退出,由驾驶员接管。

针对这起小米SU7的事故,网友们提出了诸多疑问,比如小米汽车曾宣传其AEB最高刹停时速可达135km/h,但在这起事故中,AEB并未实现制动刹停;再比如一位认证为遇难者家属王女士的网友发声,质疑为什么车辆撞到护栏后会起火?为什么车门会锁?不过在诸多质疑中,很少有人关心事发前驾驶员在干什么。

据正在新闻报道,参与急救的医护人员透露,他们赶到事故现场时前排两人已经“烧没了”。遇难驾驶员的母亲透露,她曾与女儿驾驶这辆SU7从深圳前往武汉,女儿在路上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她曾劝告女儿,现在技术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要自己开才放心。遇难驾驶员的母亲认为,小米智驾在这起事故中负有无法摆脱的责任。

而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披露的数据,当事车辆在3月29日22:44:17激活了NOA智能驾驶辅助,一分钟后车辆发出过轻度分心报警,再往后车辆还曾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这说明事发前驾驶员有可能分心驾驶,没有观察到路况变化。根据凤凰网科技公布的事发路段视频,在事故地点之前有包括电子屏、警示牌在内的多个施工提醒标志,路边的限速标志也从120km/h降低到了60km/h,但当事车辆碰撞前系统最后能确认的时速约97km/h,显然已经超速。

根据这些信息推断,当事驾驶员在开启NOA智能驾驶辅助后并没有专心观察路况,也没有随时准备好接管车辆,导致其未能发现路边的施工警示牌和限速标志,等到22:44:25车辆NOA智能驾驶辅助发出碰撞风险提示,已经无法躲避障碍物,此时驾驶员虽然接管了车辆,但为时已晚,事故在22:44:26-28之间发生。

根据资料,这起事故中的小米SU7标准版搭载了Xiaomi Pilot Pro智驾系统,配备一颗NVIDIA DRIVE Orin芯片,算力只有84TOPS,其他硬件包括1个前向毫米波雷达、2个前视摄像头、4个侧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个后视摄像头。此前雷军曾介绍小米SU7具备135km/h下成功识别前方静止故障车并刹停的能力,夜间也具备120km/h发现静止故障车并刹停的能力。

在沉寂一天后,雷军终于公开回应了这起事故,表示“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并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主编点评
目前来看,对于车辆起火的原因、碰撞后车门是否能够正常解锁、AEB是否失效等问题还有待调查。但可以确认的是当事车辆在碰撞前开启了NOA智能驾驶辅助,且在施工路段没有减速,最终发生了事故。当前的智驾仍然处于技术发展期,驾驶员如果太过信赖智驾,无疑是拿自己的生命赌博,一旦智驾出错,就会产生令人难以承受的后果。所以奉劝大家在尝鲜新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