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贰

车企巨头在中国的60年,我们一路看下来就好比“看山三重境界”

传统的“金九银十”,新车上市高峰期,但今年尤其多,短短20余日,超过30场发布会、30多款上市新车,令人审美疲劳,甚至是感到“不可思议”。在这些令人麻木的新车上市轰炸潮中,汽车业和不少消费者却被一个统计数据“震惊”了。

9月下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文称,今年1-8月,“价格战”已致使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1380亿元,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向政府有关部门正式递交了紧急报告,呼吁政府相关部门果断采取阶段性金融纾困政策措施。

车企巨头在中国的60年,我们一路看下来就好比“看山三重境界”

一方面是新车开发周期犹如手机一样大为缩短,一方面是价格战跌跌不休,整个车市“卷”的程度,一再突破底线。

卷生卷死,整个汽车行业陷入深度亏损,都在亏本赚吆喝。购车用户似乎从价格战得到实惠,但一转眼却被“背刺”——类似同款产品“一年上三代”,一落地打五折……种种乱象背后,是一个个真实购车用户的“切肤之痛”。

因此,不少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汽车业要从这种无价值的“内卷”中走出来。

行业的过度“内卷”,更是引发了国家的重视。早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提“反内卷”,具体内容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也为行业“反内卷”,做了顶层定调。

可以说,比起任何一个时代,如今的汽车业都更需要“回归理性”,需要切实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

而就在9月25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哈弗H9上市现场的一番话,让大家对中国汽车业如何回归理性这个“时代之问”,多了一重新的思考。

车企巨头在中国的60年,我们一路看下来就好比“看山三重境界”

魏建军在活动现场特别强调:不会用无道德的低价换取流量,“要向丰田学习”,把产品质量做优!

没错,魏建军提到了要学习丰田,就是那个“在网上从来没赢过”的丰田,那个一直被各方质疑拉踩的丰田。

作为中国汽车业大佬,魏建军这番话肯定不是恭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心声。毕竟,从魏建军此前对丰田的态度来看,这十多年来也大概经过了“学习丰田,质疑丰田,回归学习丰田”的过程。

功夫汽车认为,魏建军这几年来对丰田印象“反转再反转”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汽车业从业者看待丰田的一个真实写照,一个心态变迁的侧写。

其实,魏建军“要向丰田学习”的这番心声,在中国汽车业走到70载春秋之际,在整个行业卷到喧嚣之际,尤为显得深思、清醒而发人深思。

1964年 皇冠进入中国

今年也是丰田进入中国的第60周年。回望中国汽车业的70年历程中,丰田从最开始备受业界“崇拜”,到过去五年来持续被质疑,再到如今反内卷再提“向丰田学习”,我们发现一个很令人扎心的结论:变的其实是中国汽车业从业者,不变的却是丰田。

功夫汽车将之归纳为:丰田还是丰田,但我们看丰田,就犹如经历了“看山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为什么这么说呢?功夫汽车做了一番探究。

品质,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洗礼

深耕汽车行业传播20余年,功夫汽车每年都会参加大量的车企发布会,感受着不同时期汽车业对用户的“输出点”。这几年来,大家更热衷于讲新科技、新体验,热衷于打造新概念,热衷于释放荷尔蒙,努力为自己贴上新潮、好玩的标签。

但似乎大家都忘了用户对汽车这个大宗消费品的“第一性需求”——品质。

这几年无论是新势力的“潮品”,还是不少所谓的“一时爆款”,以手机行业的超短周期开发,甚至有些新品上市时让首批用户当作“试车员”,美其名曰“种子用户”。经过这几年的“尝鲜期”之后,不少用户却发现,这些车型似乎是“精装修”的“危房”——门面装修都好看,但地基却不扎实。

车企巨头在中国的60年,我们一路看下来就好比“看山三重境界”

也就是说,这些车型从造车底层逻辑上,就偏离了行业的规律。再加上,大家都在卷价格、卷成本,不少新车的品质堪忧。自燃、智驾成智障等事故“上热搜”的频次,就是这个内卷时代对汽车业打脸的次数。

因此,无论是用户还是汽车业都在呼吁,行业“反内卷”,回归理性,必须要回归品质的底线。

正所谓,上限可以无限,但下限必须有限。品质才是一家车企的“下限”,下限决定着上限能走多高。在这方面,丰田很显然就是一个值得观察的行业例子。

车企巨头在中国的60年,我们一路看下来就好比“看山三重境界”

我们可以看到,丰田身上,当然也有不少标签,但最鲜明的一个,还是“丰田品质”。这是丰田无论如何也撕不掉,也不能舍弃的。因为,这个标签不是丰田自己贴上去的,而是经年累月形成的“烙印”,是大多数人早已形成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