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贰

造车还是赚钱,对魏建军不是个问题!

造车还是赚钱,对魏建军不是个问题!

12月3日坦克500Hi4-Z开启预售,舆论分裂,一边是祝贺,一边是阴阳。为Hi4-Z叫好的人觉得技术领先,大电池、长续航、功率分流、真低四,全面进化;而质疑Hi4-Z的人却说,这不过是向市场妥协,走了别人的老路。

汽车行业从不缺争议,造车还是赚钱,这是魏建军绕不开的命题。有人说他不会做生意,可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把“造车”看得比“生意”更重的人,更愿意在技术和产品上下功夫,他始终是长城的“第一个消费者”。

在外界眼中,长城似乎是一家与财务指标绝缘的企业,但实则不然。第三季度,长城单车收益超过18万元,毛利率高达20%以上,仅次于理想和赛力斯。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讲冷暖自知,而魏建军却在坚持“你们卷你们的,我做我的”。

魏建军为何执意推出Hi4-Z?是妥协还是坚持?有人问,坦克500Hi4-Z到底能给魏建军或者长城带来什么?Hi4-Z能否继续主导市场?虽然长城的越野造诣早已深入人心,但疑虑从未消失,该如何打消疑虑?用先造车后赚钱的视角来看,答案可能就藏在魏建军的造车思维方式里。

从越野到泛越野的“早”与“晚”

当坦克500HI4-Z核心技术信息公开的那一刻,很多人不理解,一个中大型硬派越野车为什么要做到200公里的纯电续航?

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长城内部有一个看似不成文的习惯——“高管评车会”。这个会和其他企业的评审会完全不同,无论岗位职能,每位高管都必须对新产品或新技术发表意见。没有旁观者,也没有舒适区,这种机制的目的很直接,就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次评车会上,技术团队带着信心慢慢地展示Hi4-Z最初的架构方案:130公里的纯电续航。

4年前,130公里纯电续航的架构方案不只是在SUV、越野车中已经非常领先,甚至放眼所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都是非常顶尖的存在了,放在其他车企都是一个值得开庆功会的数据表现。然而,魏建军听完介绍后,只是问了一句“130公里够远吗?”这句拷问让满怀成就感的团队顿时安静,他接着说:“不要只看数字,要去看看用户的真实需求。”

造车还是赚钱,对魏建军不是个问题!

这场看似平静的评车会,几乎推翻了原有方案,重新制定纯电续航的目标。通过大规模调研和对用户的出行习惯详细分析。他们发现:中国超大城市的单程平均通勤距离为9.5公里,北京作为全国最长也不过11.6公里。如果按照每周5天通勤,外加一次50公里的周末郊游,用户一周需要大约150公里续航。与此同时,还总了30万哈弗SUV用户的真实数据,超过80%的人每周的用车里程在150~200公里之间。

也就是说,Hi4-Z如果纯电续航不足,用户必然焦虑;但只有满足“每周一充”的需求,才能真正解决痛点,最终纯电续航的KPI卡在200公里,既解决了用户在泛越野场景中的实际需求,也为产品提供了一定的续航冗余。

这个目标看似简单,但从越野到泛越野逻辑已然不同,但实现起来却是技术、资金和资源的全面挑战。为了保证技术的下进行和可靠性,长城投入6.5亿元研发费用,派出2300人的团队专攻底层技术,甚至又花3.26亿建了新的生产线。

造车还是赚钱,对魏建军不是个问题!

越野车要解决的是极限场景中的性能问题,技术上追求“万无一失”;但泛越野车面对的是城市通勤与户外越野并存的复杂场景,技术上既要稳定可靠,也要舒适高效。换句话说, Hi4-Z在城市里的表现必须更进一步。魏建军的要求是:“简单的事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极致,难的事也要突破到底。” Hi4-Z正是在这种逻辑下诞生的,既保留了越野车的硬核性能,又以200公里的纯电续航打消了用户的充能焦虑。

如果只为了赚钱,130公里续航足以成为市场的卖点,甚至用Hi4-Z或者Hi4一个技术走天下,如此做6.5亿研发费用可以完全省下来,放到营销或者整车设计,但魏建军始终认为,造车是一件难事,不能投机取巧。为了验证可靠性,开发团队筹备316台试验车,从-40℃的漠河到50℃的吐鲁番,每一种极端工况都被反复验证,累计行驶600万公里。在魏建军看来,造车是一条独木桥,任何不合格的产品都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

越野分级分的是出行安全的保障

在宁夏虎克之路,坦克品牌首次发布越野分级标准,基于动力传动、驾驶表现、安全可靠性以及障碍通过能力四大维度,清晰地将产品划分为超强越野、强越野、泛越野和城市SUV四个等级。在坦克500Hi4-Z之前,坦克的所有车型均属于“强越野”类别,而此次的坦克500 Hi4-Z则是唯一的“泛越野”产品。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款“泛越野”车型却依旧凭借“出色”的越野能力赢得了“一定红”的称谓。因此很多人质疑Hi4-Z为什么被划入“泛越野”, 划入“强越野”不是更合适吗?甚至认为越野分级毫无意义。在他们看来,电池大小不重要,电机和变速箱的匹配不重要,解耦四驱不重要,只要能越野,其他无所谓。但真正越野的人都明白知道,这样的态度,赌的可能是命。

越野不是“能干就干”,是建立在技术性能的绝对可靠上的。而长城的越野分级也不是“炫技”,而是用一整套标准将“什么车能做什么事”解释清楚。举个例子,在豁沙的场景下,如果电机突然失速,车辆可能瞬间失控,车头扎入沙丘,甚至直接翻滚;无人区充电设施不足,馈电后无法脱困,只能困在荒野中等待救援;没有迪翁桥的脱困能力,在崎岖山路翻车的概率直线上升,悬崖边的一次失误,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造车还是赚钱,对魏建军不是个问题!

从产品力来看,坦克500Hi4-Z拥有首创五连杆迪翁桥、真4L、前后锁等越野配置,具备在复杂环境中通过的能力,但它的设计初心并不是为了极限越野,而是要满足更广泛的泛越野需求。长城没有为了“好看”而拔高级别,划入“泛越野”是为了让用户清楚,这款车更适合在城市与轻越野之间切换,而不是盲目挑战极限环境。坦克要做的,不是用豪华配置和技术堆砌迷惑用户,而是用分级清晰地告诉消费者,什么车能做什么事,什么车不能。

每一种交通工具的设计,都是对它自身能力与运行环境的深度匹配。电摩的动力和稳定性足以支撑高速行驶,而普通电动车在速度与车身稳定性上的欠缺,使其更适合低速便道。小吨位轮船的抗风浪能力不足以穿越无垠的海洋,而跨洋航行的巨轮需要依托稳定的结构与强劲的动力。4F级以下的机场跑道长度、宽度、承载能力,决定了它们无法接纳空中巨无霸A380安全降落。这些“不能”,不是能力的否定,而是为所有参与者的安全画下了必要的红线。

造车还是赚钱,对魏建军不是个问题!

正因如此,不是所有车都能越野,不是所有车都适合你的场景。人们设计规则,不是为了束缚创造力,而是为了让技术进步在安全的轨道上向前迈进。坦克的原则很清晰:不拿消费者的生命冒险,不让产品超越自身的能力边界。

Hi4-Z为什么从坦克500开始?

坦克500,始终是长城技术的集大成者。

2022年,坦克500以3.0T V6发动机搭配9AT纵置变速箱横空出世,证明大排量豪华不再是海外品牌的专属。这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不仅让性能媲美国际高端品牌,更彻底击碎了“国产越野车不够强”的固有印象。

到了新能源时代,坦克500依然走在最前列。Hi4-T架构偏重燃油性能,在越野中的脱困能力远超传统插混技术。尤其是在泥泞、陡坡等极限环境下,Hi4-T通过动力分流与能量管理,确保即使在高强度使用场景中,动力输出依然可靠。作为第一个用上Hi4-T的车型,让电动化不再只是城市场景的专属,而是越野玩家探索世界的新选择。

在Hi4-T夯实强越野矩阵后,坦克500进一步推出Hi4-Z架构。相比强调极限脱困能力的Hi4-T,Hi4-Z将新能源技术又一次突破。要在新能源时代造一辆越野车有多难?坦克500 Hi4-Z的答案是三大“全球领先”。

1、全球最短纵置3挡混动专用变速器,为59kWh的大电池腾出空间,让它成为全球续航最长的插混越野车,W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到201公里;

2、真4L模式与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让它成为新能源泛越野车型中唯一能放大20倍扭矩的车型;

3、全球首创五连杆+迪翁桥结构,既提升了动态离地能力,又兼顾舒适性和操控性。

造车还是赚钱,对魏建军不是个问题!

这些不是“堆配置”,而是无论技术框架如何变化,长城让新能源越野能力都是可见、可用、可靠。如果说Hi4-T让强越野插上新能源翅膀,那么Hi4-Z则让新能源完美融入城市与泛越野场景。在此过程中,每一次都是坦克500用实力捍卫主场。

但坦克500的意义,不止于此。它用技术回答了一个长久以来困扰中国越野车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做到世界最好?燃油时代,它用3.0T+9AT证明了“可以”;新能源时代,先用Hi4-T描绘了“更强”,再用Hi4-Z定义了“更好”。可以说,坦克500是一面旗帜,代表了中国越野车在性能、技术、品质上的最高标准。

坦克500用持续的技术进化证明:越野车的未来,不止在于越野本身,更在于打破边界。这就是为什么,还是坦克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