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势头仍未消减,未来车企竞争将更为激烈
新能源汽车发展深入人心,行业由政策拉动进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传统车企加大转型力度,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叠加新造车企业上量,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随着充换电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上路更加便利。
据统计,1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17%,其中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达19.2%,继续高于去年全年水平。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参照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上行走势,该目标最快将在今年实现。
据了解,近两年,动力电池原材料锂、镍、钴等基础资源价格剧烈上涨,车企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叠加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30%的影响,从去年底开始,特斯拉、零跑、哪吒等近20家车企宣布旗下新能源车型涨价,涨幅在数千元至万元不等。
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基于行业规模效益,头部企业单车成本将不断下降,车企有能力化解压力。如特斯拉公布的财报显示,其单车毛利率处于30%的高位,有较强的抗成本风险能力。对于电池成本压力,可通过提升电池性能、实现供应商多元化,以及将供应商纳入企业内部交易环节等措施予以缓解。
多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实现70%的高速增长。
自主品牌已占据先发优势,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将是今年的主旋律。其中,比亚迪插混车型将完成乘用车市场全覆盖,新能源汽年销量冲击120万辆;长安新能源日前宣布完成B轮融资,今年计划完成21万辆销量目标,将陆续推出5款全新纯电动车型。
同时,新造车企业年销量预计可突破60万辆。其中,去年蔚来没有新产品交付,全年销量增幅小于理想和小鹏,而今年将是该公司的产品大年,ET7、ET5两款新车将在上半年交付,其年度销量目标是15万辆-20万辆;理想将基于新增程式电动平台推出X01,对标奔驰GLS,期望实现20万辆年销量;小鹏计划推出全新SUV车型G9,预期年销量将突破25万辆。
整体来看,1月的良好开局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展“开了好头”,从市场各方预期来看,行业高速增长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