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这就像是寒冬中一个久违的艳阳天,将中国汽车市场照耀得一片火热。的确,从去年同期中国汽车市场开始遭受新冠疫情打击以来,中国车市渴望着复苏。好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车市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让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车市的重要托举者。
进入到2021年,这种强大的势头依然在延续。主流车企发布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车企都实现了同比正增长,且多数车企实现了超5成以上的增幅,临近年关的新车消费非常火爆。其实在2021年的零售周度数据就可以看到,1月第三周的同比增幅高达35%,第四周更是疯狂到周销10万辆,同比高达168%。
而根据2月8日乘联会发布的1月份总体数据显示,2021年1月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204 万辆,同比增长26.1%,其中狭义乘用车部分当月销量为202.8万辆,同比增长26.8%,这几乎去年疫情以来同比表现最好的一个月。
当然从零售的角度来看,增幅虽然只有25.6%,至少也是过去10年中仅次于2013年的高增长,而218万辆的月度销量,这个销量回归到了2017年左右的1月月度水平。可见中国车市的基本上实现了满血复活,在2021年第一个月实现了开门红。
不过在如此强大的数据表现背后,我们也必须清除一些水分和假象,比如去年1月份的最后一周是春节,那么汽车销售基本上是停摆的,同时疫情开始发酵同样也影响到汽车消费,因此今年1月份的高增长与2020年并没有太大的可比性。甚至可以从1月份的前两周的周度数据来看,基本上也是处于下滑状态,走势相对疲软。再加上1月份北方地区的疫情以及就地过年等措施,对零售市场带来了蛮大的干扰。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考虑到临近年关这样的季节性因素,以及不少车企转移了一部分去年12月份的销量,总体而言1月份的市场表现相对平稳,开门红的成色并非十足。所以要说今年1月份车市表现情况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有点怪。
不过2月份的同比销量或许更值得期待,同样也是一种更怪的存在,毕竟去年2月份中国车市几乎停摆,月度销量仅20余万辆,所以接下来2月车市的同比一定是暴涨,这也将带动今年1季度实现一个不错的账面增长数据。而今年全年,车市在去年同期基数下,将走出一个前高后低的局面。
车企十强大洗牌,吉利长安代表自主崛起
除了1月十分具有迷惑性的大盘数据,其实1月份的车企前十强排名也出现了较大的洗牌现象。
其一,从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来看,前三强基本上相对固定,依然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领衔,且三强基本上保持在了15万辆以上的销量。除了一汽-大众相对强势领先外,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被追赶的步伐越来越近,比如长安汽车14.8万辆的零售销量已经离第三的上汽通用仅有2000辆左右,同时长安汽车的增幅高达96.7%,继续在前十强中实现增幅领先。
而排名第五的吉利汽车也离第三名仅有不到5000辆的差距,增幅高达33.2%。这也充分说明,头部自主在年关时因为中低端车型消费在年底集中释放,导致新车的出货量相对较强,同时长安和吉利对一线合资的追赶,燃起了更多希望。
另外,零售销量中,长安汽车以2000辆的水平领先自主冠军吉利汽车,这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标志性事件,虽然仅有一个月的反超,也不能断定长安就能在短期内完全赶超吉利,毕竟吉利作为自主老大,实力并不弱。但从去年以来长安强大的势头,以及对吉利形成的压制之势,未来长安和吉利的争夺走势如何?是吉利继续领先还是长安实现反超?总之这都是有可能的,而且这场硬仗将非常精彩。
其二,从批发销量来看,车企前十强的格局变化就非常大了,这也是今年1月份车市表现比较怪的一个点。比如吉利汽车罕见地以15.6万辆的批发销量拿下了第二名,这几乎是正常销售月份吉利最好的成绩排名,因此吉利的市占率也从过去的6.7%左右提升至7.7%,中国市场车企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而紧跟吉利之后的是长安,拿下了季军宝座,自主两哥均以批发15万辆的成绩分食车企三强中的两个席位,这是吉利和长安共同的光辉时刻。当然从另一角度来看,无论是从零售还是批发,今年吉利与长安3000辆差距带来的胶着状态,将比2020年更为严重,最后谁能取胜,就看谁不犯错误了。
不过就个人认知而言,论体系和技术实力,自然是吉利比长安更胜一筹,至于在这样的状态下为何吉利还被长安追赶,这就是吉利整个战略方向和营销体系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了。
相比而言,车企前十强中,最没面子的是被挤落的上汽大众,今年1月份,上汽大众的批发销量仅为8.6万辆,位居车企前十强的第八位,市场份额仅为4.2%,这也相当于上汽大众有史以来批发销量表现最差的一个月。去年全年,上汽大众销量频频走低,全年销量从200万辆的高峰跌落到150万辆的半山腰,看来今年1月份这种弱势依然在持续,上汽大众正在为自己过去数十年来沉积下来的傲慢买单,亟需要来一场彻底的、痛彻心扉的自我拯救。
SUV超越轿车成常态,MPV暂时没戏!
轿车与SUV的话题,可以说是行业一直讨论的现象,从1月车市的销售情况来看,轿车与SUV的销量分布也出现一些有趋势性的特征。
比如从零售销量来看,1月份轿车依然比SUV高,前者是105.5万辆,同比28.8%,后者是99万辆,同比23.6%。而且从环比来看,SUV 8.5%的跌幅也明显高于轿车1.1%的跌幅。相比同期轿车与SUV 81.9万辆和80.1万辆的差距,可以看到今年1月份轿车又有了一些反照的痕迹。崔东树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县域和中低端汽车的消费带动的作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轿车比重达到60%,形成了新能源车对轿车市场的结构性拉动效果。
从产量和批发销量来看,SUV超越轿车基本上已经成为定数。1月SUV生产了88.8万辆,轿车产量为87.3万辆,且从去年同期来看,SUV与轿车的产量为67.6万辆、64.5万辆,已经成为固定的规律。从批发来看,1月份虽然轿车和SUV销量持平,均为97万辆,但无论是从去年12月份轿车104万辆与SUV的112.9万辆,还是去年全年轿车926万辆、SUV 942万辆来看,这都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随着丰田、本田在双车战略上的布局和日系车的持续精进,包括自主头部车企对SUV市场的继续分食,甚至包括新能源产品从SUV市场角度切入,未来SUV比重超过轿车自然是常态。
而MPV这个弱小的细分市场,经过数年来的摸索,似乎发现中国消费者并不太喜欢这个细分市场。毕竟从中国市场MPV的历史进程来看,它是工具车的代表,与消费升级几乎是背道而驰的,这也才有了多数车企在这一市场求而不得的痛楚。
从1月份市场销量来看,MPV批发销量为8.8万辆,同比是增长了14.8%,但也是三大市场中增幅最低的领域,而从环比来看,39.7%的跌幅可以说也相当糟糕了。且从零售来看,11.5万辆的销量和17.2%的同比增幅,市场份额基本上也跌无可跌。短期来看,MPV市场基本上没有太大能量,就算丰田MPV加入其中,其对MPV整个市场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
别克GL8、本田奥德赛/艾力绅等赚得盆满钵满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强大品牌形象的品牌,推出更符合消费者消费升级的产品,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用MPV去抢夺20-30万左右的7座中型SUV和轿车的份额是可行的,要在十多万的市场去与主流的轿车和SUV对抗,那必然是非常小众的结果。
文/杜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