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贰

成都龙泉驿区建圈强链再赋能 新捷达SUV下线提振产业信心

5月7日上午,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品牌暨成都分公司新捷达SUV下线仪式上,一辆辆新捷达SUV缓缓驶下生产线,“Y”形设计语言植入车身,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捷达品牌成立以来的又一次重要产品升级,是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与捷达品牌在蓉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产品管理部部长辜刚说。

成都龙泉驿区建圈强链再赋能 新捷达SUV下线提振产业信心

活动现场。吴舒婷供图

政企携手

开足马力冲刺年度目标

平均每56秒,就有一台捷达SUV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的生产线下线。

“今年捷达品牌的年产量整体计划在20万辆,截至目前,我们的整体产量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一。”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生产制造部部长李志强说。

汽车行业作为精益生产的代表,一个零部件的缺失都意味着整车无法下线,而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就汽车座椅这一项,全国市场上的每三个座椅,就有一个来自上海。今年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等区内整车在上海和长春等地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受到较大冲击,供应链及物流面临严重挑战。

针对这一情况,成都经开区及时制定出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保供稳产,帮助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申请临时通行证、开通物流绿色通道……为企业开拓物流保供的生命线,打通企业货运“血管”,保证企业物流运输的畅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物资跨区域互联,对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助力。

“围绕在疫情的情况下,企业在供应链、配套链上不足的问题,我们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配套扶持。为了在疫情下,整个产品和生产是安全、可控的,我们严格遵守各地的防疫政策,在成都搭建了专门的产品中转站,在产业链上形成一个闭环。”成都经开区汽车局党组书记、局长,成都经开区智能装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亮说。

“也是在政府建立起物流绿色通道的有力支撑下,成都分公司已经全面进入生产状态,今年5至6月将是成都分公司集中发力的关键期,公司将全力以赴,开足马力冲刺全年46万辆整车目标。”李志强点赞并感谢成都以及龙泉驿区的大力支持。

建圈强链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这次,我们还打通物流供应链通道,实现更多的零部件从成都找不到转变为在生产,这也是我们后续生产的一个重要保障。”李志强介绍,避免再次因疫情使企业生产遭遇寒冬,政府正积极协同相关企业采购、公关、生产等部门,陆续将汽车生产链上很多关键零件的供应商引入成都生产地。

成都龙泉驿区建圈强链再赋能 新捷达SUV下线提振产业信心

两款新捷达SUV亮相。吴舒婷供图

耐心耕耘,必有收获。“不完全统计,超过一半的零件供应商在‘属地化生产’,目前来看,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加大和扩展。”李志强说。

建圈强链,已成为成都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刚刚闭幕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成都市汽车产业重要承载地,成都经开区紧紧围绕产业建圈强链,在产业前端、中端和后端,特别是发挥现有链主企业的带领作用,增强汽车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优势。

王亮说:“成都经开区正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打造成渝制造业高地,以汽车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和氢能三大产业链为重点,理清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科学绘制出较为完善的汽车前沿趋势图谱、汽车链主企业战略布局图谱、技术路线图谱、领军人才图谱、产业基金图谱、平台资源图谱和项目用地能耗图谱,实施挂图作战行动,推动汽车产业建圈强链。”

成都龙泉驿区建圈强链再赋能 新捷达SUV下线提振产业信心

新捷达SUV下线启动仪式。吴舒婷供图

与此同时,在成都经开区积极引导下,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链主企业朝着构建更长更稳的产业链方向投放新项目;以西部氢能产业园为载体,加快促进久信科技成都研发生产基地、成都汉尊能源行政中心等项目落地;依托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重点从标准制定、检验检测、示范应用和国际合作四大方向实施项目招引,着力塑造“一干主导、两业融合、多元共兴”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两业”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活力区、城乡融合实践区。(王凡 实习生吴舒婷)